清新福建潮涌竞扬帆——福建旅游业2016年发展新

时间:2016-01-23 08:17  作者:网络    

  中国旅游报报道 年终岁首,福建吹响了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进军号。全省旅游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福建省委九届十四次、十五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打响“清新福建”旅游品牌,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全年累计接待游客增长14%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6%以上,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福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今年全省旅游行业将围绕打响一个品牌:即“清新福建”旅游品牌。实现“三个清新”:自然环境清新、社会环境清新、工作作风清新。实现一个目标:把福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启动实施“五个三”战略:着力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全国生态旅游先行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先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三大旅游区”;构建蓝色海丝、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三大旅游带”;打造福州省会城市、厦门国际门户、武夷新区“三大旅游核”;推动旅游发展向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转变,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三大转变”;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省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8%“三大突破”,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做出贡献。

  为切实推进战略实施,福建省旅游局特提出今年全省旅游工作“八大要点”:

重持续,打响“清新福建”品牌

  进一步深化品牌内涵,形成以“清新福建”为统揽的品牌体系,实施“清新福建”VI推广工程,推动“清新福建”品牌宣传纳入全省性公益宣传范围,推进品牌广泛使用;加强整体营销,利用省内各类媒体,在电视台设立旅游栏目、在报纸开辟旅游专栏,继续在央视等重要媒体上宣传和播放福建形象片,加大对金牌导游员队伍和100个美丽乡村的宣传。加大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营销力度,建立自媒体微营销矩阵,深化与各旅游OTA的合作力度,策划创意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持续做好京福、温福、赣龙等高铁沿线营销,采取“省市联合”营销形式,新投放10组“清新福建”号彩绘动车和高铁,开展“清新福建”百趟旅游专列营销活动。发挥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联合商务、文化、体育、民宗、林业等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旅游推介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的格局。用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客源地国家和地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中美旅游年”、“中印旅游年”为契机,实施精准营销。借助厦航开通直飞悉尼、纽约、东京新航线的契机,在美国、澳大利亚等重点客源市场设立十家福建海外旅游推广中心,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闽休闲度假。

抓龙头,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集群

  突出资本运作,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旅游企业集团来闽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整合,支持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做大做强,推动1家旅游企业上市,新增1家全国百强旅行社。实施“旅游+”跨界融合,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农业”融合,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百镇千村”建设。2016年力争创建15家以上休闲集镇、130家以上特色村(含20个模范村)。2016年新评定20家以上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全年组织300名以上乡村旅游业主及村官赴台湾学习。大力推广赤溪村经验,重点扶持寿宁下党村等30家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工业”融合,2016年推动建设30家以上观光工厂;促进“旅游+文化”融合,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八大示范工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等;促进“旅游+体育、养生、新型城镇化”融合,推动建设20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家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启动泰宁、东山等十家全域旅游试点城市建设,不断丰富“清新福建”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持续培育大武夷生态旅游、土楼文化旅游、海丝文化旅游、厦门国际旅游母港、平潭国际旅游岛五大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建设湄洲妈祖文化世界旅游岛、环东山岛、闽西红色旅游、大戴云、宁德渔家海岸、沙溪百里画廊六大新兴旅游产业集群。

强供给,加快旅游产品升级

  开展“个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厦门、福州两个国际旅游城市和千亿旅游产业城市、10个全域旅游县(市)、100个休闲集镇、10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00个具有福建特色的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等各类旅游产品。加强对《行动计划》中261个重点旅游项目的跟踪、服务。重点抓好132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力争2016年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积极开发生态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滨海旅游、海岛旅游等新业态和休闲度假项目;精心策划国际国内游客、干部休假和本地周末游、文化之旅等多元化线路。注重游客参与性,大力发展体验式旅游产品。继续实施旅游景区提升工程,2016年全省重点提升30家旅游景区,新增20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两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拓展供给领域,实施福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构建“清新福礼”旅游商品品牌体系。积极支持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指导平潭高标准完善国际旅游岛发展规划。配合有关部门争取平潭国际旅游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指导平潭创新提升海坛古城、石牌洋、对台小额贸易市场等景区,争取2016年创建两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推动平潭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培育发展邮轮游艇、滨海度假、石厝民宿等新业态。支持平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经平潭赴台旅游市场,打造两岸旅游“黄金通道”。

优服务,打造清新社会环境

  打造清新社会环境,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一个平台+四大工程”,健全“笨游福建”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让海内外游客“到了福建,人人都是旅行家”。构建全省智慧旅游平台,加快智慧旅游云集群项目建设,抓紧实施“清新福建”智慧旅游景区多卡通闸机项目建设、“清新福建”智慧旅游旅行社云节点建设,尽快建成“清新福建”智慧旅游景区云、酒店云和旅行社云,初步实现“清新福建”旅游APP泛在功能,推动“清新福建”旅游APP、虚拟旅游建设,初步实现服务游客泛在化和智慧营销、智慧管理的目标。深化推进旅游“厕所革命”,2016年建设300座以上旅游厕所。实施自驾车营地建设工程。开展“清新福建”旅游直通车试点。推动建设十家以上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修订出台《福建省旅游条例》,健全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倡导文明旅游,用好“清新福建·星光灿烂”文明旅游大平台,实施“清新福建、最美记忆、共同缔造”活动,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工程,完善“清新福建”标准体系,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实施旅行社和“金牌”导游培训工程。

求先行,深化闽台产业融合

  进一步争取先行先试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赋予福建更多对台旅游政策,推动莆田、南平等成为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落实两岸机动车辆互通行驶等政策;持续举办“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万名台湾青年学子来闽修学旅游”活动,做大闽台修学旅游产品,深化基层民众交流;持续举办“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提升闽台乡村旅游产业合作六大平台。加大与台湾文创旅游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加快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推进“十万游客国际邮轮两岸行”活动,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两岸“黄金通道”,争取并用好旅行社异地组团政策,做大平潭赴台旅游黄金通道,开辟更多连接金马澎并延伸至台湾本岛的水上航线。充分发挥高铁优势,与台湾业界共同推出“高铁+小三通”、“高铁+客滚轮”和“高铁+邮轮”等多样化闽台旅游产品,加快推动“环马祖澳旅游区”建设。

建机制,强化区域旅游合作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用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平台,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深化跨省区域旅游合作。加快推进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建设全国生态旅游先行区。持续深化与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旅游合作;加快省内区域旅游融合。进一步整合省内跨区旅游资源,深化福莆宁和厦漳泉城市群旅游协作,发挥大武夷旅游联盟、福建土楼联盟、戴云山旅游联盟作用,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增活力,加快旅游改革创新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全省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指导和推进厦门、南平、龙岩等地市开展旅游综合体制改革,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3A和4A旅游景区、四星级饭店、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温泉企业、旅行社质量评定等由社会组织管理。推进监管方式创新,运用“双随机”监管办法,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管理;推动自贸试验区旅游开放开发,进一步放宽旅游业限制。推动实施旅游便利化措施,鼓励旅游金融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现区内区外联动,带动全省旅游业改革创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景区管理和营运。构建良好的旅游产业投融资环境,促进旅游金融创新,大力推广PPP模式,实施旅游产业众创众筹计划,鼓励开设旅游众创空间、创客基地。积极推动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高效率,形成清新工作作风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动“马上就办”、“四下基层”等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加压力,激情创业,着力提升工作效率,主动把旅游业融入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瞄准一流目标,争创一流业绩。增强旅游业的产业自信、行业自信和事业自信,强化队伍建设。继续举办“清新福建大讲堂”,持续推进“百千万旅游人才培训工程”,联合省内互联网教育企业和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和行业培训机构,规划建设“福建省旅游产业人才智汇教育培训和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全省旅游从业人员分类分批分级培训。推动校企合作办学,依托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建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深化两岸旅游教育联盟合作机制,加强两地旅游人才交流与合作空间。实施旅行社和“金牌”导游培训工程,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创建“清新党建”品牌。对外树立旅游部门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对内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以清新的作风、务实的举措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汪平李金枝唐小莉徐同庆)

 

 

 



(责任编辑:福建省 陈枫)